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四川成都,春节是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的节日,人们在春节期间祈福游乐,享受节日带来的欢乐气氛。成都的春节习俗还真不少,像正月初一的游“喜神方”、正月初七游杜甫草堂等,人们不仅传承了成都文化,也发扬了中华文化。
穿新衣“游喜神方”
大年初一,成都人开始“走人户”了,亲朋好友互相串门,人们互相设宴款待。更多的花样在游玩上,初一开始,人们扶老携幼穿新衣走“游喜神方”,这是老成都人的一种民俗,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在传统文化中,财神与喜神是连在一起
说到四川,人们会想到热辣的火锅,泼辣的川妹子,而其实四川人过年的氛围也是火一般热闹的,各种传承已久的年俗,喜庆热烈的庆祝活动,值得人们亲身去体验一番。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富有年味儿的老四川春节习俗。
杀年猪
在过年前一个月、半个月左右的时候,四川人都会把自家养了一年的肥猪牵来宰杀,然后请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来吃一顿热闹的杀猪饭,一起分享丰盛猪肉大餐和即将过年的喜悦。
腌腊肉
腊肉是四川的特色美食,杀完年猪后便将鲜肉粘上盐放进腌缸,腌制几天后取出来,然后搭好架子,用柴火烟熏火燎。一段时间后,肉就会变得色泽油黄透亮、香味扑鼻。
扫扬尘
扫扬尘就是年终大扫除,每年春节前,四川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按四川民间的说法是,除了扫除灰尘外,重要的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也是四川人对辞旧迎新的表现。
打糍粑
四川很多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都有“二十八,打糍粑”的说法,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外面冰天雪地,家家户户屋里的糍粑却打得热火朝天,好不热闹。
赶场
虽然平时川人也不乏赶场,但一年的最后一场,和往日的赶场意义完全不一样。年前的最后一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去赶,购买各种年货,有吃的,有玩的,一样不落,尤其是鸡、鱼肉都要买上,鸡预示着吉利,鱼当然就是年年有余了!
贴春联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火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民间有把福字倒贴的说法,“福倒”寓意着“福到”。
但是,如果是贴在大门上的“福”字,那么一定要正贴,因为大门的“福”字若是倒着贴,可就把福气倒在门外了,里屋的“福”字适合倒着贴,寓意把“福”倒在自己家里。
年夜饭
年夜饭就是人们期待了一年的团圆饭,一年后的最后一餐,这一天一家人一起张罗好年夜饭,之前准备的鸡鸭鱼肉统统都会在今天上桌。而且年夜饭的时候要慢慢吃,用大人们说的话就是:要吃出吃了一年的感觉。作为小孩最爱过年的原因之一,就是年三十的时候,长辈们还会给晚辈发压岁钱。
除夕守岁
在四川,除夕之夜,吃完年夜饭之后,全家团聚在一起闲聊、看春晚,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开门爆竹
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凌晨00:00时刻,在四川有“开门爆竹”一说,就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拜年
每年从大年初一开始,儿孙辈都会去给长辈们拜年,拜年是一种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方式。
祭祖
祭祖,是四川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钱,俗称“送钱粮”。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现在比较常见的是吃饭之前先摆碗筷祭拜过世的老人,以示拜年和纪念。
大年三十烧旺火,正月十五闹花灯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在火炉里加很多煤炭,把火烧得很旺!一团盛火把满屋子印得通亮,把一年的喜庆烧得兴旺。而到了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门前悬挂着各种各样的花灯及大红灯笼,以示今后的生活象花灯一样五彩缤纷。
吃汤圆
在四川,每年的大年初一或者元宵节的早上,家里都会准备又白又糯的汤圆作为早餐,这个时候用汤圆作为早餐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新年的第一天吃汤圆,从味道上取其甜美圆满之意。
川人对农历春节历来是极为重视的,进入腊月后,各地就纷纷开始准备过年,杀年猪即是年前一项大事,过程中不乏讲究甚至是禁忌。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巴蜀春节习俗:成都杀年猪。
巴蜀农人辛苦一年,年终时用一头肥壮的猪作为丰收的象征,对年的期盼之情一览无余。年关前夕,多选定吉日杀年猪。一般逢亥日、亥时及俗称为“不顺日”的“八”、“六”不杀猪。俗以为杀猪日代表的属相,应与家中所有成员的属相不同,否则对属相相同的人不利。
杀年猪时,在院中横放杀猪板凳儿,一人拧耳朵,一人抓猪身
四川成都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不但土壤肥沃,经济发达,很多节日也都充满着人文气息,作为我国最重大节日的春节则更是如此。那么本期老黄历带大家了解一下,成都的春节风俗有哪些特点吧。
成都的春节风俗有哪些特点
穿新衣“游喜神方”
大年初一,成都人开始“走人户”了,亲朋好友互相串门,人们互相设宴款待。更多的花样在游玩上,初一开始,人们扶老携幼穿新衣走“游喜神方”,这是老成都人的一种民俗,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在传统文化中,财神与喜神是连在一起的,所谓“喜神”,是指带给人们吉利、欢喜、智慧的神只,“喜神方”,就是喜神所在之处。
抢金银水。
初一这天的水被称作“金银水”,所以大人们在大年三十团年饭之后最重要的事,就是等到抢“金银水”。为此,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都要老早去井边候到,一趟一趟跑,赶早把家里的水缸、盆盆碗碗全装上“财”,而且一定要赶在天亮前装起,东方一白,再挑的就不算数了。
逛庙会
人们游喜神方最喜欢去的是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庙会最热闹的地方。庙会既是宗教仪式,又是集市。变脸、吐火、滚灯、手影戏、木偶戏等川剧绝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画、剪纸等各式民间绝活都能在庙会上看到,滚铁环,抽陀螺,坐鸡公车,拉提簧、响簧……往往几台戏同时演出,曲艺演唱、杂技魔术、跑马上刀山、拉洋片、耍猴玩蛇,应有尽有;商贾云集,三教九流纷至,百种小吃、赏百般武艺、玩百项游戏,民族、民俗、传统、现代、乡村、城市诸种文化形式复合于一体。
元宵“对骂”
赛骂的习俗,据说是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有一对夫妻来到温泉,在选定宅基地时发生了分歧,一个看中河东、一个看中河西,两人个性都很强,于是分而建居。次年元宵,夫和妻都想把对方喊到自己这边团聚,都愿做东而不当客。双方爬上河东、河西的山坡对骂,闹了个通宵却谁也没有征服谁。后来二人各另立家庭,他们的子孙就一代接一代骂下去,便日久成俗。
赵雷的《成都》相信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而成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四川在许多节日都有自己的特色民俗,春节也是这样。那么本期老黄历带大家了解一下,四川成都的春节有什么特色吧。
四川成都的春节有什么特色
包粽子
虽然粽子是端午节的食品,但是在四川成都,人们在过年也会包粽子作为食物。而过年的粽子,多为肉粽子。刚做好的腊肉,是粽子里的明星。将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将透心的红豆和切成颗粒的半肥瘦的腊肉,拌入盐和花椒面即可。
元宵对骂
赛骂的习俗,据说是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有一对夫妻来到温泉,在选定宅基地时发生了分歧,一个看中河东、一个看中河西,两人个性都很强,于是分而建居。次年元宵,夫和妻都想把对方喊到自己这边团聚,都愿做东而不当客。双方爬上河东、河西的山坡对骂,闹了个通宵却谁也没有征服谁。后来二人各另立家庭,他们的子孙就一代接一代骂下去,便日久成俗。
偷青
根据成都传统习俗,小伙子喜欢上了邻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几把青菜以表达爱意。而姑娘发现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后,便知道有小伙子恋上了自己,心中便会充满喜悦和憧憬。小伙子把“偷”回的菜交给妈妈并告诉是谁家的,妈妈如果也满意这个“未来儿媳妇”,就会用这些青菜煮上一碗阳春面让儿子吃下,以求儿子好运长青、心想事成。年后,男方父母便会托媒人上姑娘家去说媒提亲。1944年2月7日,四川省成都市政府给市农会关于“严禁农历元宵‘偷青’旧习,以资保护农作物”的指令。 (此档案现存于四川省成都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