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三清是道教之祖,道教的起始就是他们所创立的,那么三清与茅山术有什么关系呢?三清茅山术是什么?本期风水知识大全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三清茅山术是什么,三清茅山术起源。一起来看看吧。
三清派于商初,由元始天尊所创,名玉虚门,随后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陆续出现,于公元400年改名为三清派。以斩妖除魔为己任,享有中原三大仙派之首,道教五大门派之尊的美誉。
商初,由元始天尊所创,名玉虚门,随后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陆续出现,于公元400年改名为三清派。
三清派分为太极八卦脉和奇门遁甲脉,每脉又分现脉和隐脉,现脉由一些资质较差的弟子组成,这些弟子只会一些粗浅道术,其主要任务是掩护隐脉弟子的行踪;隐脉是由三清派的精英弟子组成,其主要任务是斩妖除魔,现在我们看到的多是现脉弟子。
三清派主张修身养性,摒弃七情六欲,突破九重天劫终而成仙。
门派特点:
力量特点:
普通修仙门派只能借助天地之力,所以无论多么努力,力量也极其有限,但三清弟子得到了师祖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和太上师祖鸿钧老祖之力,所以三清弟子可以控制天地之力,因此三清弟子的力量是不受限制的,也就相当于无敌。
法术特点:
三清派法术以金和火为主,都以攻击为主,而不太注重医疗。
言行特点:
三清派向来遵循仁义礼智信,讲究舍己为人发扬大公无私的精神,所以三清弟子都十分注重仁义道德,也十分注意言行
举止,他们说话周密,礼貌。考虑周到,也十分细心。所以就算是七八岁的三清弟子,也让人觉得他们过于成熟,跟他们在一起的人会觉得很不自在,他们给人的感觉就像冰山:冷漠又难以接近。
茅山术的书法有许多种,大致的分为攻击性法术,辅助性法术,及日常法事画符等法术三类,本期风水知识大全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茅山术咒语有哪些,茅山术咒语大全,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吧。
茅山法术有数百多种法术,其中攻击性法术五雷咒、天雷破、玄冰咒、火云咒、紫幽咒、青冥咒、苍灵咒、焚天咒、灭神咒、大水咒、巨木咒、三昧真火(中级)、流星火雨(高级)、炼狱真火(高级)、雷动九天(高级)、风雪冰天(高级)玄冰毒雨(高级)、泰山压顶(高级),
辅助性法术静心咒、圣灵咒、金刚咒、降魔咒、镇妖咒、御风咒、飞翔咒、破邪咒、紧箍咒、勾魂咒、定身咒、护心咒、八卦咒、集神咒、收魂咒、九凤咒、三台咒、安神咒、天罡咒、涌泉咒、肘后咒、护身咒、缚神咒、擎天咒、天罡战气(中级),超度亡魂的清音咒、度魂咒,拘魂用的亡魂咒,
做法事用的焚香咒、焚符咒、卫灵咒、净坛咒等,度魂用升天咒等,拘魂用移魂咒等,驱除瘟疫用驱瘟咒、祛邪咒、破秽咒等,祈福用祈福咒、平安咒、安泰咒等,恢复用三华聚顶、五气朝元等,画符用清水咒、清纸咒、清笔咒等,降蛊用灭蛊咒、天蚕噬蛊,以及其他用途的开山咒、迁患咒、发奏咒、传递咒、拜表咒、拜斗咒、总召咒、镇宅咒、解厄咒、和合咒、净衣咒、破狱咒、梵气灯咒、求财咒、恶意火咒、报应咒、催生保产咒、启师咒、召功曹咒、天将咒、总如咒、王灵官咒、马元帅咒、赵元帅咒、朱元帅咒、康元帅咒、温元帅咒、殷元帅咒、高元帅咒、五雷掌法、解五雷掌法、肚痛法、解肚痛法、罗汉仙法、解邪术法、止血仙法、跌打梅山法、紧箍咒、隔山止血法、勾魂法、收神魄法、华佗仙师法、观音仙法、黑扎法、止痛消肿法、千斤定、咽喉骨鲠法、止痛华佗仙法等等法术。
法术威力是根据施法者道行、法术类型、符箓的类型、施法的环境等决定的,因此即使一个非常简单的法术在道行高深的大师手中,其威力足以撼山动地。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生活中长用的咒语
一、茅山制蜂术:遇蜂立刻伏地默念制蜂神咒七遍:土地神祗,五岳山神,八方神助,霭气祥云,火速降临,扶危救倾,敕制蜂群,急急如律令。咒毕即可从容离开。
二、即学即用止血法:咒曰:太阳出来一滴油,手执金鞭倒骑牛,三声喝令长流水,一指红门血不流,1符小伤用,2符大伤用,画于树叶或草叶上贴于伤口处。
三、防小儿夜哭:治婴儿惊吓夜间哭泣惊叫手抱婴儿向东方礼拜祷告,并念咒:王母斩鬼乱纷纷,身骑白马出天门,收斩黄都六洞鬼,七二夫人随後兵,王母敕令杨都督,马行随後斩妖精,吾今念起王母咒,妖邪百煞化为尘。念毕再礼拜即可。
四、治脚麻发:口称木瓜曰:“还我木瓜钱,急急如律令!”一气念七遍,即止。
五、辟蚊子:咒曰:“天地太清,日月太明,阴阳太和,急急如律令!敕。”面北阴念七遍,吸气吹灯草上,点之。
在道教三清中,元始天尊作为三清第一,被称为“主持天界之祖”。这样的地位很高的天尊,在他门下会有多少弟子呢?他的徒弟都是谁,都有什么样的能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下吧。
1、南极仙翁
元始天尊的大弟子
洞府:昆仑山
徒弟:鹤童、鹿童
镇山之宝:玉虚杏黄旗
道教信奉的保佑人间性命年寿的神仙,福禄寿三星之一,中国民间称作寿星,但不在十二金仙之列。
2、燃灯道人
燃灯道人即佛教燃灯古佛
洞府:灵鹫山元觉洞
徒弟:李靖。赠玲珑金塔,用来降服哪吒
3、云中子
传说云中子乃是洪荒准圣红云老祖转世。由于前世红云老祖积德无数,却因天道(鸿钧老祖)算计身死道消。故而今世云中子乃世间仅有的福德之仙,不受九曲黄河阵之灾。与燃灯道人一样只能成为元始天尊的门人而不能成为元始天尊的嫡传弟子。
徒弟:雷震子
道教,创始与东汉时期,至今已有近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道教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信仰和禁忌事件,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道教文化中茅山道士,相信大家对于这个词大家有听过,那么这是真的吗?
茅山,坐落于现今江苏省句容市和金坛市交界处,风景秀丽,幽静宜人,蜿蜒起伏,有道教圣地“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之称,又是“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三十二洞天”,更被誉为是“天下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这种种称号不仅为她披上了层层神秘的光环,也为她引来了许多奇人异士。因为有道教一宗发源于此,所以以此为修炼本处,后发扬出去的道教宗派称之为“茅山宗”,人们便把其弟子呼之为“茅山道士”。
历史源流:
上清派祖师杨羲等和东晋炼丹家葛洪,都先后在此修炼过。南齐永明十年,做了十四年朝廷闲官“奉朝请”的陶弘景,突然提出辞呈,齐武帝准允后,他就到茅山做了隐士。在金坛华阳洞内住了下来,并给自己取了个道号“华阳隐居先生”。
茅山宗前身为道家的上清派,陶弘景继承了杨羲、许谧所传的上清经,悉心编纂了专门记述着上清派早期的教义、方术,以及历史的《真诰》及《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的两百余卷道经,在此弘扬上清经法。后又经他及众弟子数十年的苦心经营,教理和组织逐渐完备,后人因以茅山为祖庭,才逐渐发展演变成了以后的"茅山宗",亦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
自陶弘景以后,茅山宗人才辈出,其影响也日渐扩大。唐宋时期的茅山宗发展到了高峰,唐代茅山道士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均极得大唐宗室的尊崇。
茅山宗主要传承了《上清大洞真经》,修持方法以思神、诵经为主。也有炼丹,宗师陶弘景本人就是一位精于炼丹的高手,梁武帝就曾经服食过他的丹药。宋朝至明朝时期茅山宗与各派所融合,不复存在。香港演员林正英的僵尸系列电影将茅山术的关注推到了新的巅峰,可以说林正英先生是茅山道士的推广人和宣传人。
时至今日,偶尔出现的所谓茅山法门多见于附道外道的民间巫术。茅山道士多是以捉鬼降妖而名闻于世的,殊不知茅山宗的教义精华却跟这些毫无瓜葛。之所以会这样的名声,一则是后世弟子为了骗吃骗喝,而愚弄乡民所至,二则是那些无知信徒们夸大其词,以讹传讹造成的结果。
其实道教来源于古代的巫术和秦汉时的神仙方术。茅山道士很有名,但一提起来,名声并不太好,好像有那么一点江湖骗子的味道。现在许多电影电视剧中常见到茅山道士蓄着胡须、裹着腿、穿着大襟大袖的道袍,如何如何地擒妖捉怪,如何如何地使用灵符咒语,神通广大得很。
而鬼神崇拜、神仙信仰与方术及古代哲学确是道教前史上的主要思想内涵。道士所从事的活动内容十分庞杂,有坛蘸、布道、符箓、禁咒、占卜、祈雨、圆梦、躯疫、祀神等。布起道来好像玄机无限,显得十分深奥莫测,让人摸不着边际。
茅山道士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可以娶妻生子。茅山道教是正一道符箓派,茅山是正一派道教的主要道场。道教分为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系统。全真派的道士出家,在宫观内过丛林生活,不食荤,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主张性命双修,以修真养性为正道;正一派道士一般有家室,不忌荤,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比如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等等。他可以给别人一种安定感。
鬼神之说在世间由来已久,近代更有诸多例证表明其并非无稽之谈。道家的方术有法、术两种,其中道术中的符、咒、灵图、降妖、摄魂等,指的就是降妖捉鬼、渡世救人的一些方法。但其最终却是要借此达到修行的目的,而绝非是以降妖捉鬼为已任。
由于清帝宠信佛教密宗,道家的传承在此时期受到了执政者的极力排斥。尤其自清以后,近代科学的兴起,更是让道家的发展走上了绝境。道门子弟也大都由此沉沦,以至真正的道士越来越少,反而那些假道士、真神棍们却越发的猖獗起来。导致门人不思进取,整天里只知装神弄鬼的骗人钱财,直把个好端端的茅山宗弄的面目全非、乌烟瘴气。
【结束语】茅山道士来源于道教的“茅山宗”一泒。茅山宗是以茅山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别。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它的实际开创者是陶弘景。茅山宗的弟子就被称为茅山道士。
随着宗教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有了信仰和崇拜。自古以来,人们的思想受着各种教派的影响。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虽说道教文化未得到全面普及,但是已经融入到民族文化之中。你知道道教名山的三清山在哪里吗?不妨来城市文化里看看。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其中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怀玉山脉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
三清山主体南北长12.2公里,东西宽6.3公里,平面呈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的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结合带的怀玉山构造快体单元内。地处怀玉山脉腹地,属花岗岩构造侵蚀为主的中山地形。山势是东、南、西三面陡峻,北面稍缓。从山脚至山顶,水平距离5km,海拔由200m陡增至1816m。
三清山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微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2373种高等植物、1728种野生动物,构成了东亚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环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文物考证专家组评价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世界遗产大会认为: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为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
三清山道教文化开始于晋代葛洪,葛洪在三清山拥有特殊地位。据史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年,炼丹术士、着名医学家葛洪与李尚书上三清山结庐炼丹,着书立说,宣扬道教教义,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葛洪在三清山炼丹的具体年月虽然已不可考,但他作为道教的继承者与开拓者到过这座大山,在三清山及周边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