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布局 发布者:张熙东

少数民族的人民大多都能够善舞,他们最大的生活乐趣就是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歌舞中,有歌舞当然就少不了乐器。库姆孜是柯尔克孜族独有的古老弹拨乐器,它的柯尔克孜族语的意思就是“美丽的乐器”,下面的柯尔克孜族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关于库母孜的更多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柯尔克孜族民间音乐十分发达,遗产丰富,男女老幼都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许多传说、故事、诗歌、民歌等均由专门的民歌手、弹唱琴手等艺人代代相传。在表演时,使用的最主要、最普遍的乐器是“库姆孜”。民间有句谚语:“伴着你生与死,是一把库姆孜琴”。也就是说,它是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随时反映着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故又有着“奇妙之口”的美称。

“库姆孜”琴的琴型很多,达七八种。最古老的是一种木制蒙革的三弦弹拨琴。经过改进的有全木制的三弦弹拨琴“亚克其库姆孜”,木制铁三弦弹拨琴“帕米尔库姆孜”,以及各种质地的四弦琴等。

“库姆孜”历史悠久,琴声优美。据说,最早的这种乐器叫“库吾孜”,意思是“美丽的乐器”,是用红松制做的,形状与现在的大体相同,即头部椭圆形,根部细而长。它既被用来演奏民间音乐,也被用来与称为“多兀勒巴斯”的战鼓一起演奏战争进行曲,以鼓舞战场上的士气。

唐代,柯尔克孜族先民曾将这种乐器作为贡品献给唐王朝。随后,唐朝又把它作为大唐乐器赠送给日本国。13世纪成吉思汗西征时,又把这种乐器传到了巴达克山、克什米尔、中亚、波斯、阿拉伯等地。可以认为,这是柯尔克孜族对中国和世界音乐宝库的一大贡献。

如今,每当人们劳动之余或喜庆节日,称为“库姆孜奇”的民间琴手,总会在牧民们的拥戴与欢笑声中,弹起美妙的琴弦为人们的歌喉伴奏,表达柯尔克孜人民对自己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能歌善舞的他们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在柯尔克孜族的历史上他们也创造出非常多的民族乐器,这些乐器各有各的特点,不管是材料还是其造型都非常的有特色。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柯尔克孜族文化吧!

柯尔克孜族的传统乐器亦很丰富有考姆兹(三弦琴)、奥孜考姆兹(吹奏乐器)、克雅可(二弦拉琴)、帕米尔考姆兹(铁三弦)、却奥尔(牧笛)等。

考姆兹,是柯尔克孜族弹拨弦鸣乐器。译名还有库木孜、考木兹。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乌恰、阿克陶、阿合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等地。

考姆兹与蒙古族的火不思同源,都是我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人民创制的弹弦乐器,考姆兹即火不思的谐音。相传西汉时期,王昭君嫁与匈奴呼韩邪单于为妻,胡人珍视王昭君的琵琶,仿制的新乐器又不相像,始有“浑不似”之名。宋代俞琰《席上腐谈》:“王昭君琵琶坏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浑不似’,今讹为和必斯”。1905年,在新疆吐鲁番招哈和屯发掘的唐代高昌古画中,有一儿童抱弹长颈勺形乐器的图像,与考姆兹较为相似。表明早在唐宋时期,考姆兹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流行。

民间习俗

柯尔克孜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勤劳勇敢的柯尔克孜人民,主要聚居于新疆西南部,据清代文献记载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清代被称为“布鲁特”,意为高山居民。能歌善舞的柯尔克孜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除了弹弦乐器考姆兹外,还有人们喜闻乐见的拉弦乐器克亚克,气鸣乐器鹰骨笛,体鸣乐器铁簧、锣和钹等。每逢节日,牧民群众和民间乐手就会聚集在一起,举行生动活泼的考姆兹演奏比赛,比弹奏技巧的高超,比弹唱旋律的优美,比乐曲创作的新颖。牧民得到娱乐,乐手得到提高。

形制结构

考姆兹外形与蒙古族古老的弹弦乐器火不思相似,但形制上与火不思已有了较大差异。民间传统的考姆兹,用整块杏木挖制而成,使用羊筋弦。特克斯等天山地区的考姆兹,共鸣箱呈扁平的葫芦形;而阿图什、乌恰等帕米尔山区的考姆兹,共鸣箱则为不等边扁六方形,上窄下宽,上边与琴颈相接,下边则为琴尾。现代考姆兹,由共鸣箱、琴头、琴颈、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构成。

常使用杏木、桑木和白松制作,琴体全长88厘米。共鸣箱扁而平,呈葫芦形,由面、背、框板胶合而成,面宽20厘米。头、颈用一块木料制成,琴头无饰,弦槽后开,左侧置三个弦轴,琴颈细长,正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音箱背、侧板用杏木或桑木为之,其上蒙以松木面板,上部开有一个直径1厘米的圆形小音孔。琴弦由弦孔中穿出,通过面板中间的梨木琴马,系于下端的尾柱上。

克雅可是柯尔克孜族古老的拉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

传统的克雅可,全长62厘米~75厘米,外形与短把羹匙相像,琴体用一整段松木或桑木挖制而成。共鸣箱呈匙形,上部较宽,内腔外露,下部蒙以骆驼羔皮或羊皮。琴头古朴,平顶无饰,左右两侧各置一个弦轴。琴颈较短,上窄下宽,正面为指板,不设品位。皮面上置有琴马,张两束马尾弦。

您可能还喜欢:

盘点: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大全

花竹帽,毛南族的定情信物

朝鲜族农耕文化,你知多少?

毛南族肥套,承载美好愿望

柯尔克孜族乐器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考姆兹,考姆兹是是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所创造的一种弹弦乐器,美丽的乐器是西北地区最为着名的一部分。本期柯尔克孜族文化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柯尔克孜族乐器。

考姆兹,是柯尔克孜族弹拨弦鸣乐器。译名还有库木孜、考木兹。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乌恰、阿克陶、阿合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等地。

历史悠久。考姆兹与蒙古族的火不思同源,都是我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人民创制的弹弦乐器,考姆兹即火不思的谐音。相传西汉时期,王昭君嫁与匈奴呼韩邪单于为妻,胡人珍视王昭君的琵琶,仿制的新乐器又不相像,始有“浑不似”之名。

宋代俞琰《席上腐谈》:“王昭君琵琶坏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浑不似’,今讹为和必斯”。1905年,在新疆吐鲁番招哈和屯发掘的唐代高昌古画中,有一儿童抱弹长颈勺形乐器的图像,与考姆兹较为相似。表明早在唐宋时期,考姆兹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流行。

柯尔克孜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勤劳勇敢的柯尔克孜人民,主要聚居于新疆西南部,据清代文献记载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清代被称为“布鲁特”,意为高山居民。能歌善舞的柯尔克孜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除了弹弦乐器考姆兹外,还有人们喜闻乐见的拉弦乐器克亚克,气鸣乐器鹰骨笛,体鸣乐器铁簧、锣和钹等。

每逢节日,牧民群众和民间乐手就会聚集在一起,举行生动活泼的考姆兹演奏比赛,比弹奏技巧的高超,比弹唱旋律的优美,比乐曲创作的新颖。牧民得到娱乐,乐手得到提高。

考姆兹外形与蒙古族古老的弹弦乐器火不思相似,但形制上与火不思已有了较大差异。民间传统的考姆兹,用整块杏木挖制而成,使用羊筋弦。特克斯等天山地区的考姆兹,共鸣箱呈扁平的葫芦形;而阿图什、乌恰等帕米尔山区的考姆兹,共鸣箱则为不等边扁六方形,上窄下宽,上边与琴颈相接,下边则为琴尾。

现代考姆兹,由共鸣箱、琴头、琴颈、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构成。常使用杏木、桑木和白松制作,琴体全长88厘米。共鸣箱扁而平,呈葫芦形,由面、背、框板胶合而成,面宽20厘米。头、颈用一块木料制成,琴头无饰,弦槽后开,左侧置三个弦轴,琴颈细长,正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

音箱背、侧板用杏木或桑木为之,其上蒙以松木面板,上部开有一个直径1厘米的圆形小音孔。琴弦由弦孔中穿出,通过面板中间的梨木琴马,系于下端的尾柱上。

在柯尔克孜族历史上,鹰与人类有着紧密的联系。鹰在锡伯族中不是人们的宠物,更像是一位好朋友。而熬鹰是消除鹰野性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柯尔克孜族中有着很长的历史。经过长时间的传承形成了现在的民间习俗。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柯尔克孜族文化吧!

柯尔克孜族人与鹰,有着亲密的关系。千百年来,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猎鹰之乡”。在没有枪支的岁月里,人们驯服凶猛的雄鹰为自己捕猎,一只好的猎鹰可以养活一家人。过去,一只鹰的价格比一个柯尔克孜族姑娘的嫁妆还要高。养鹰也是一件奢侈的事儿。办一个驯鹰许可证要500元不说,这家伙每顿能吃两公斤肉,还得是新鲜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保护野生动物国家明令禁止驯鹰。两年后,因为了解到驯鹰术是柯尔克孜族人千百年来的特有民俗,需要保护和传承,禁鹰令才解除了。柯尔克孜人与鹰恪守着一个约定:他们从不把这珍贵的猛禽连窝端,总是悄悄拿走那只最心仪的幼鹰回家驯养。

一个出色的驯鹰人需要具备三种品质:爱好、稳重、力气。三者缺一不可。

捕鹰后为了消除鹰的野性,牧民们一般使用“熬鹰”的方法,一般鹰很傲不会吃人给的肉,驯鹰人就把它放在一根横吊在空中的木棍上,来回晃动木棍,使鹰无法稳定地站立,就这样连续数十天,不让它睡,鹰被弄得晕头转向,精疲力尽而摔倒在地。但就算摔倒了,也不要心疼它,要往它的头上浇凉水,使它苏醒过来,并且还不让它睡着。之后还要饿鹰,一般要把鹰饿10到12天,只给它饮点盐水或茶水,但不喂食物,鹰的脂肪熬得差不多了,身手才能敏捷起来。经过这一番打磨,鹰的野性大都能去掉,驯服于主人。

柯尔克孜人把鹰分成三大部落,每个部落又分12个小部落,每个部落的鹰性格都不一样。有的平和温顺,有的脾气暴躁,有的身手敏捷……只有先弄清楚这些性格迥异的家伙,才能更好地驯服他们。捕回家的鹰先用芦苇管往嘴里灌水洗胃,然后将鹰架在驯鹰人的胳膊上连续5天5夜不让睡觉,消磨它的野性。只要鹰犯困,就用木棍敲它的头。这样还能让鹰逐渐适应主人,并最终产生依赖。几天后,让疲惫之极的鹰吞下用皮革裹着的肉,因为皮革不能被消化,转天就会被吐出,同时带出体内多余的脂肪,达到“瘦身”目的。经过3至5次的吞吐,鹰的体重减少一些时,室内熬鹰宣告结束。

“熬鹰”过后还要“养鹰”。养鹰也有一套方法,驯鹰人把肉放在手臂的皮套上,让鹰前来啄食,饥饿许久的鹰见了肉便不顾一切地扑过来,驯鹰人则一次次地把距离拉远,而且每次都不给它吃饱。这样反复进行,直到鹰能飞起来,啄到驯鹰人手臂上的肉为止。喂鹰的肉也有讲究,必须是不含激素的鲜肉,各种动物的内脏也不行,脏肉、烂肉、有异味的肉都不能喂。

您可能还喜欢:

柯尔克孜族特有的语言文字

颇具民族特色的瑶族茶文化

从火把节看白族文化,你知多少?

颇具民族特色的白族服饰文化

音乐是我们生活中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每个民族中,也有着属于各民族的特色音乐艺术。其中,库姆孜是柯尔克孜族独有的古老弹拨乐器,“库姆孜”柯尔克孜族语意是“美丽的乐器”。那么,这个乐器在柯尔克孜族文化中有什么样的音乐艺术呢?

库姆孜历史渊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美丽的高山草原,树木茂密,动物穿梭,鸟儿欢唱,虫鸣唧唧。有一个名叫康巴尔汗的人来到了这里,一边捡柴火,一边欣赏美景。

渐渐地,天气热得像火炉,地面涌动着热浪,包围了山间万物。突然,森林着火了,滚烫的火舌吞噬了林中的动物。不知过了多久,火灭了,万物肃穆,一只羊倒在树下,肠子连在树上。忽然,一阵风吹来,啊,从那里竟然发出了一种动人的声响,那声音如同天籁,传入了康巴尔汗的耳朵,在心里萦绕不绝。他听啊听啊,对那声音着了迷,几乎忘记了时间。

不知过了多久,他往家走,一路都在琢磨着那声音。他太渴望再一次听到那天籁般的音符。于是,他找来红松木,用羊肠做弦,制作了一把琴。当他弹奏起来的时候,悦耳的声音也响了起来,他的心中一阵阵狂喜,给这乐器取名叫库姆孜。他弹的第一首曲子就叫《康巴尔汗》。《康巴尔汗》就成为库姆孜的经典曲目。

库姆孜最早流传于叶尼塞河流域,随着交往的扩大,逐渐传入其他民族和地区。

据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记载,库姆孜早在汉代以前就传入匈奴。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王昭君远嫁匈奴时,库姆孜被带回长安,当时人们问其名称时,昭君回答说:“浑不似”(见俞琰等著《席上腐谈》)。

在新疆吐鲁番的西边招和屯古高昌地区,发现了一张九世纪初的古画,画中有一小孩,所弹乐器,即是火不思(库姆孜)的前身。唐代,柯尔克孜族先民曾将这种乐器作为贡品献给唐王朝。随后,唐代又将库姆孜作为大唐乐器赠送日本。日本人林歉三氏撰文认为,日语中表示弦乐器的“库托”一词,即源于唐代输入日本的“库姆孜”。库姆孜成为日本弦乐器的始祖,这种乐器至今尚可见于日本(林歉三氏著《东亚乐器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