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民族的不断进步,我们早已从古时候的山洞中走了出来,并且经过岁月的积淀形成了适合环境适合我们的民居建筑,毛南族主要集聚在云贵高原,为了适应环境,地域,在毛南族文化中,形成独特的毛南族民居建筑风格。
毛南人的民居有三个特点:一、村落组织、设施与起居习俗带有古百越民族文化因素;二、“干栏”型住房不拘一格,保留时间长久;三、房屋建筑和家用器具使用石材量大。
住宅建筑经历了四个阶段。最初住的是草木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口。稍后是土木结构,分三开间或五、七开间,
毛南族人主要聚集在以茅难山为中心的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环江县)上南、中南、下南乡一带,饮食上以简朴为主,但存在很多特殊的习惯,比如说偏爱吃酸。从饮食习惯中,我们能够看出蕴含的毛南族文化,现在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部的广西山区,日食三餐,均以大米和玉米做成的各种饭为主食。如毛南饭,即用糯玉米粉加竹笋和其他蔬菜和佐料混合煮熟后制成。是毛南族夏季的主食。毛南族还长于用大米或玉米制作“米蜂仔”作为辅助主食,是消夏解暑佳品。家家喜欢食红薯,并作为入秋以后的辅助主食之一。
毛南族地区蔬菜较多,四时不断,有豌豆、白菜、苦麻菜、南瓜、红薯叶、豆荚、芭蕉芋、青菜和萝卜,其中南瓜是秋冬常食的蔬菜,既可切片煮粥,也可单独蒸食。肉类来源主要是家禽、家畜,有猪、牛、鸡、鸭等。喜食狗肉,有些地方中元节有杀狗食肉的习惯。毛南族一般都喜食半生半熟的菜肴,认为一些肉和菜,特别是鸡,煮得过熟就会走味。唯独对鸭以煮烂熟为宜,在烹饪上有“鸡生鸭熟”之说。
毛南族喜欢的酸食品很多,其中以“腩醒”,“瓮煨”,“索发”为最普遍,称为“毛南三酸”。
“腩醒”:把猪、牛肉切成薄片,用生盐粉拌匀咬透,留两三天。用香糯蒸熟,放在簸箕里凉冷,与肉片揉搓均匀,放在坛里压紧密封。三个月后便可用。
“瓮煨”:为了能随时吃到酸食品,家家户户还有一种特殊的盐水坛。毛南话叫“瓮煨”,可腌制多种瓜菜。
“索发”:把洗清的钉螺用猪油干炒,待透熟发香后,趁热倒入坛里,然后密封。三个月就可以揭盖吃用。毛南语叫“索发”。
除了“三酸”外,还有酸辣椒、酸番茄、酸头、酸萝卜等。
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并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说。有的人家还自己用高粱、玉米酿制。但以市场出售的瓶装白酒居多。
毛南族大都喜欢饮茶,暑天常以浓茶解暑。走远路时经常随身带“野石榴”或青辣椒,用以解渴。
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并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说。有的人家还自己用高粱、玉米酿制。但以市场出售的瓶装白酒居多。
每个民族的成立基本的条件就是有居住环境,在布朗族文化中,没一个传统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布朗族是一个跨境民族,所以它的许多传统文化也都由多种文化相结合而来,对于布朗族的民居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下面为您带来更多内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布朗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对其有不同的称呼。中国布朗族全部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内,其余散居于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和保山市境内。布朗族民居形式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一种是茅草屋,一种是木瓦房。
干栏式建筑
俗称竹楼,有上下二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牛马猪鸡,安置舂碓,还可以堆放干柴及其他杂物,不砌围墙,四周有栅栏,设进出口。竹楼屋顶为歇山式,分为四面,脊短坡陡,下有披屋面,呈项用草排或瓦片覆盖。楼室门口一方安置木梯一架,一侧设有阳台。
“贺新房”
“一家盖新房,全寨来帮忙”,这是布朗族的一条古规。布朗族建盖新房一般择傣历四五月间房。建房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祭祀、占卜活动。新房子落成后,主人家要举行贺新房仪式,请客吃饭,唱贺新房调;有的还要举行栓线仪式,预祝新房的主人大吉大利。
布朗族人居住的干栏竹楼为竹木结构,与傣族大致相同。房屋样式多是上下两层,人住楼上,牲畜关在楼下。楼下地板用龙竹剖开压成宽竹板铺垫而成;卧室与待客之处铺以篾席,进屋必须脱鞋。楼上客厅有一方形大火塘,一家人生活在火塘旁边。屋内所有家具几乎全是竹材做成的,一般竹楼可住20年,每隔两年就要用茅草翻盖屋顶。
布朗族的居住形式因地制宜,主要分地居式和竹楼两种。大多居住在亚热带山区,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加之受傣族影响较深,所以,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即高脚屋。房屋为木结构,屋顶覆以草排。
布依族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看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方)式的石板房。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 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5至6米高;以石板盖顶,风雨不透。总之,除檩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用的桌、凳、灶、钵都是石头凿的。
一切都朴实无华,固若金汤。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放火,只是采光较差。如今,富裕起来的布朗人已经改变了原来居住方式。家里人住楼上,待客在楼下。而牲畜棚早已经远离人住的房屋。
干栏式建筑特点:
在木干栏式住宅(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自新石器时代至现代均有流行,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许多遗址都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桩以及底架上的横梁和木板,表明当时已产生干栏式建筑。西周时代的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中,发现大规模的干栏式建筑。两广、四川等地的东汉墓中,也发现陶制的干栏式建筑模型,但除保留底架和木桩外,一般陶屋已是悬山顶,而圆形陶仓则是穹庐顶,表明当地建筑已经汉化。
毛南族花竹帽被毛南族人称为“顶卡花”,意为“在帽底编织花纹”。花竹帽是用当地盛产的金竹和墨竹蔑子编织而成的,是毛南族的艺术精品。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毛南族文化了解关于花竹帽的编织技巧吧。
花竹帽编织工艺:
花竹帽制作比较考究。选取毛南山乡盛产的金竹和墨竹,将竹破成竹篾,用手工编织。
花竹帽由里外两层复合而成,里层由12片主篾组成,又分为360片分篾,加上2至30片横栅交叉编织,金篾与墨篾织成各式各样的多层边花,花纹相似壮锦,丰富多彩。表层由15片主篾,720片分篾,加上60至80片横栅交叉编织。
帽顶编织成像蜂窝眼一样的小洞眼,编成后帽沿呈现一环黑圈。然后再用皮纸和花布覆垫,表层的顶部则用鹅毛根破成片,顺着竹篾编织的脉络覆上。
花竹帽编得细密、匀齐,不透光,不漏雨,帽子形状大方,精巧新颖,显得十分俏丽美观。
花竹帽传说:
很久以前有个英俊小伙儿、是个编织能手,他走到哪里就用哪里的竹子编织竹器卖,以此糊口度日。一天,他来到长满金金竹和墨竹的毛南山乡,看见这么多好竹子,喜出望外,砍了些竹子,连夜编成一项花竹帽。第二天,他高兴地戴着花竹帽上山继续砍竹。
当时在山上还有个毛南族姑娘正在砍竹,也是个编织能手。不一会儿,天突然下起雨来。小伙子毫不犹豫地把花竹帽递给姑娘戴着挡雨。姑娘不好意思一个人戴,就与小伙子一块儿戴。雨停后,姑娘突然发现帽底编有精美的花纹,惊喜地说道:“多美的顶卡花!”后来,两人结为夫妇。
在丈夫的帮助下,那位毛南族妇女把“项卡花”编得更加精美了。从此,顶卡花就在毛南山乡流传开来。毛南族妇女把花竹帽看成是美好幸福的象征。
建筑是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众多文明城市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建筑物。随着文化的传承,人们看待事物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周围的事物也跟着改变。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会变的,普米族民居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一起来普米族文化中看看。
普米族传统房屋为纯木结构,用直径12厘米左右的去皮杉木,四角探头垛成木墙,一米长左右的顺木纹劈成的木板瓦,从屋檐向屋脊一层一层搭头铺成人字形屋顶,当地人称这样的房子为木楞房、木垒子。这种房子不仅就近取用木料,备好料后建造起来也快捷,搬迁时按编号拆装也很方便。
每户由正房、面房、厢房围成能做晒场的院落,各房转角的空当设狗窝、鸡笼,也有用栅栏、柴堆遮挡的。带门楼的院门正对着的平房就是正房,建在高台上,是院落的主建筑。正房四角立柱,中央竖一大柱,称擎天柱,意为神灵所在之处,有祖先神灵护佑的意思。以中柱为依托,在屋内中间、高两米处建一个半楼,空出火塘上方,并留两块能滑动的木板瓦以利排烟采光。正房是家庭的多功能居室,房门朝东,一般为两大间,设房门一间为正厅。
正厅里靠山墙设太平灶,由高约0.3米的木架围成一个土台,以粘土夯实台面,也叫锅庄、火塘,上面立着金属三脚架,后面放有锅庄石和灶神的佛龛。过去火塘周围设板铺,家人夜晚围火而眠,现在大部分家庭只作为做饭、烤火和祭祀、待客的地方。火塘是房屋的中心,是全家人活动的主要场所。
另一间隔成几个小间,储藏粮食和其它长期存放的物品,也是有产妇时的产房。厢房和门楼都是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畜禽,放杂物、干草。大门外挂有牛、羊的头骨,为避邪之物。每年杀猪后都把猪下颚骨挂在屋内,有的人家已挂了十多个,象征财富和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