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布局 发布者:丁原

目连救母的故事一直在中国的佛教文化中深受民间欢迎。它所强调的佛力救度和对地狱、饿鬼、畜生道的惨状的描述,也表达了民间信仰对佛教接受的程度和风貌。这个故事中衍生出的盂兰盆节、鬼节、亡人节、中元节等名目流传至今。

这个佛教故事能从西晋流传到现在,而且是口口相传,殊为不易,关键在于故事劝人向善,劝子行孝,更有“天下无不是者父母”的隐喻。据文献记载,目连戏在宋朝时便有演唱的,而且越唱越盛。《东京梦华录》记述:“勾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即要七日方演完这出戏。明、清两代不仅仍演唱此戏,还增加了些人物,节外又生枝,戏文、曲牌、唱腔都更多而且复杂了。官家还通常为“还愿”而命梨园上演此戏。

民间演唱目连戏,由来久且场面大。搭上戏台,上场者几十人,跌打相扑,也要闹上几天几夜。这出戏似与民俗中的祭祀还愿有关联,渐渐地演成了鬼戏,天神地只、牛头马面、夜叉罗刹,锯磨刀山鼎镬不一而足。记载最着名的是鲁迅先生的《无常》和《女吊》。钟敬文先生曾调查过浙江地区的民间戏曲,认为目连戏是为了追悼和超度横死的人而演的,也有的地方演此戏是为了防止瘟疫、驱除鬼邪。武打加鬼神,老百姓看的就是热闹。

也正由于这数百年间唱神做鬼的闹剧频繁演出,佛教教义的一些基本思想得以在中国民间广泛传播。目连救母的故事感动了许多善良百姓,目连因而成为旧时中国孝子的楷模。佛教中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思想,戒贪婪、戒杀生,积德行善的思想通过目连救母的故事更扩大了其影响。在中国流传甚广,曾经是无数图画及戏曲的题材。故事叙述佛陀的大弟子目连拯救亡母出地狱的事。‘目连’原名为‘大目犍连’(maha^-mo-ggalla^na),‘目连’为其略称。

《盂兰盆经》为西晋·竺法护译。经中叙述目连始得六通后,想要度化父母以报哺育之恩,却发现亡母生于饿鬼道中。目连盛饭奉母,但食物尚未入口便化成火炭,其母不能得食。目连哀痛,于是乞求佛陀。佛陀告诉目连,其母罪根深结,非一人之力所能拯救,应仗十方众僧之力方能救度。于是教他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为父母供养十方大德众僧,以此大功德解脱其母饿鬼之苦。

此经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供僧的功德救度已亡故之父母。由于本经强调孝道思想,所以颇受国人重视。梁武帝于大同四年(538(戊午年))七月十五日,在同泰寺举办第一次盂兰盆会。到唐代,盂兰盆会便广泛地在民间流行。直至今日,盂兰盆会已成为中国民俗的一部分。

随着盂兰盆会的盛行,目连救母的故事便广泛的在民间流传。代表这种流行的,便是变相(佛经故事图画)和变文的流行。唐人画目连变相者不只一家;而在变文方面,敦煌发现的目连救母变文就有十六则。称为《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大目犍连变文》或《大目连缘起》、《大目连变文》等。其中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藏编号s。2614的《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首尾完整,被收入《大正藏》第八十五册。

这些变文是唐人所作,是历代目连戏曲中时代最早的,但这时的故事已有一些演变,添加了许多情节和描述。先是目连遍历地狱寻母不获,后凭借佛陀的锡杖才得入阿鼻地狱见母。然后又承佛陀亲临地狱,放光动地,大破地狱,于是目连母转成饿鬼。目连又依佛喻广造盂兰盆,出其母于饿鬼道而成为黑狗。目连引黑狗七日七夜诵经忏悔,才又得转人身。于是目连乃劝其母求生西方佛国。

在这个引申的故事里,佛陀的威神之力被极力强调,这是与原经不同的。此外,变文中让目连之母历经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对三恶道中的种种苦处极尽描绘之能事。这也是变文的一大特色。

宋真宗时(998(戊戌年)~1022(壬戌年))曾明令禁止讲唱变文。但目连救母的故事并没有随之销声匿迹。现在可知的资料有元末明初的《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明·郑之珍有《目连救母行孝戏文》三卷(一百出),为元明最弘伟的传奇之一;清人又扩大而成为十本的《劝善金科》。

总的来说,目连救母的故事一再成为俗文学的题材。它所强调的佛力救度和对地狱、饿鬼、畜生道的惨状的描述,也表达了民间信仰对佛教接受的程度和风貌。

您可能也喜欢:

传统文化:传统汉族服饰文化

什么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义

佛教文化:佛教四大天王分别是谁

佛教的起源与历史由来

喜读《三国》的朋友,一定记得颍川司马徽所说的“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讲的就是诸葛亮和庞统两位难得的贤良。相较于留下“多智近妖”美名的诸葛丞相,英年早逝的庞统无疑令人惋惜,但他在短暂人生中留下的事迹,已足够后世津津乐道,景仰不已。今天的民族故事就为你讲述庞统的故事。

三国时的庞统,字士元,是襄阳人。他小时候反应迟钝,不太机灵活泼,所以人们都以为他资质低下,将来不会成大器。

但当时有一个颍川人叫司马徽,学识渊博,清雅有德行,受到人们尊敬,称他为水镜先生。司马徽善于识人,能够发现奇异的人才。庞统少年时曾去拜访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叶,庞统就坐在树下和他攀谈,二人一见如故,从早晨一直谈到日落星出。

庞统广博的学识,考虑问题的周到缜密,使司马徽对他刮目相看。司马徽认为他并非像别人所说的那样愚钝,而是一个未崭露头角的奇才。像称诸葛亮为“卧龙”一样,司马徽称庞统为“凤雏”,认为庞统是像诸葛亮一样的优秀人才。

时值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备也组织队伍与诸雄争锋。司马徽就对刘备说,如果能得到凤雏、卧龙中的任何一人,称霸诸侯就大有希望。

而在刘备得到诸葛亮几年后,庞统也投到刘备麾下,按理说应立受重用,但刘备以貌取人,很不喜欢庞统,只派庞统担任耒阳县令。庞统赴任后不治理政事,整日喝酒玩乐。刘备得知后很生气,派张飞去耒阳察看。

张飞到耒阳后,见庞统喝醉酒睡在办公桌前,桌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文件、状纸。张飞大怒,命人叫醒庞统,要杀掉他。庞统从容地请求张飞给他一点时间,将公务处理完毕,再杀不迟。张飞应允。于是庞统批驳文书,处理得井井有条;升堂审案,断案公允,令原告、被告都心悦诚服。一会儿工夫,庞统便将所有公务处理完毕。见此情景,张飞大惊,被庞统的才华折服。

与此同时,吴国的大将鲁肃给刘备写信说:“庞士元不是治理百里方圆一县的人才,让他担任州一级的官职,才能施展他的才能,纵横驰骋。”诸葛亮也向刘备推荐庞统,称赞他有济世之奇才。于是刘备这才重用庞统,任命他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其后庞统为刘备出谋划策,立下了很多功劳。

后来,“士元骥足”这一典故,就被用来指人有才能,但有待施展。

喜欢赏花的人或许都知道,在我国杭州有不少赏梅胜地,西湖小孤山就是其中之一。而小孤山上除了梅花,还有北宋诗人林逋(林和靖)之墓,这位以杰出的咏梅诗词而闻名于世的诗人一生在此隐居,种梅养鹤以自娱,留下了“梅妻鹤子”的传说,今天的民族故事就来为你讲一讲。

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人事二》中说,宋朝时,临安(今杭州)有个诗人名叫林逋。他幼年时死了父亲,家境十分贫寒,但他读书十分用功。林逋成年后,以学识渊博闻名于世,但他不慕名利,不愿为官,在西湖旁的小孤山盖了几间茅屋隐居起来。虽然小孤山离临安不远,但他一连二十多年没进过城。

林逋一生有三个爱好:诗、梅花和鹤。他觉得梅花高雅,傲霜斗雪,和自己的性格很像,因此他在房前屋后,遍植梅树,待到腊梅开放之时,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令他十分陶醉。

而他爱鹤就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在他的家里,养了好几只白鹤。他常常把白鹤放出去,任它们在云霄间翻腾盘旋,林逋就坐在屋前仰头欣赏。白鹤飞累了,或饿了,就会再飞回来。

天长日久,白鹤和林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有时林逋出游,家里的童子将白鹤放出,白鹤在飞翔中看到林逋,就会到他的身边盘旋,久久不肯离去。林逋常常驾着小舟到西湖的各个寺庙去玩,而在他出游的时候家中却经常有客人来。林逋就跟家里的童子讲好,待有客来,就把白鹤放出,让白鹤来叫他回家。

一天,林逋正在西湖中荡舟,家里来了两个客人。童子开门迎客,请客人略坐片刻,说:“我叫白鹤去叫主人回来。”说完,他唤来两只白鹤,说:“快去找主人,说有贵客到。”

白鹤听了,振翅飞去。两个客人正将信将疑,没想过不多久林逋真的划着小船回来了,两只白鹤也不停地在他的船边盘旋。两个客人见了,连连称赞这两只白鹤是鹤仙。其实,这倒不是白鹤有灵,而是白鹤跟林逋产生了感情,喜欢追踪林逋的足迹,如此而己。

此事传开,林逋的高洁隐逸更为人所称颂,后世的人们就用“梅妻鹤子”这一典故,用来比喻隐逸生活和恬然自适的清高情态。

每当到了夏天的时候蚊子总是特别的多,生育能力也是非常强大,被蚊子咬了一口之后总是特别心烦焦躁,可却有的人为了孝心甘愿去喂蚊子,本期民间故事带你了解恣蚊饱血是怎样的一则故事,你有听过么?!

二十四孝之一,晋朝人吴猛,幼年母亲早逝,与父亲相依为命。由于家贫买不起蚊帐,每到夏夜,吴父常常因蚊虫叮咬而睡不好觉,吴猛年纪虽小,但非常有孝心,为了让父亲睡好,自己竟赤裸上身,让蚊子咬吸自己的血,希望蚊子喝饱了血就不再叮咬父亲。

《恣蚊饱血》讲述了一个孝子在蚊虫肆虐的时候,怎样不让亲人遭受蚊虫之害。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七则故事。

吴猛是晋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从小就非常孝顺父母。吴猛家里很贫穷,床塌上没有蚊帐。南方蚊子多,每到夏天,又大又黑的蚊子咬得一家人睡不好觉。

八岁的吴猛心疼劳累了一天的父母,为了让他们睡个踏实觉,他想了一个办法。每到晚上,吴猛就赤身睡在父母身旁。小孩子家细皮嫩肉的,蚊子都集聚在他身上,且越聚越多。吴猛却任蚊子叮咬吸血,一点也不驱赶。

吴猛认为蚊子吸饱了自己身上的血,便不会去叮咬父母,八岁孩童的这种想法真是可笑,却让人笑不出来。虽然其法不可取,但只有对父母爱到极点,才会有“痴傻”的行为,这是一颗多么纯净的童心啊!

从一个孩童的心灵表现出人性的纯真一面,即是孝,这种骨肉之情的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

我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孝道的国家,在中国有一句谚语:“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不孝就是最大的侮辱了,也是一个非常坏的名声,所以在中国普遍都是非常的有孝心,做人不能忘本这个理念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心中,本期民间故事为你解析。

很久以前,上虞古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有个不知名的小渔村。村里有个姓曹的渔夫,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在舜江上捕鱼。这渔夫有个女儿叫曹娥,年方一十四岁,生得美如天仙,又聪明绝顶,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女。

一年春夏之间,两岸连续大雨,舜江洪水暴涨。江上浊浪滚滚,卷起一个个巨大的漩涡,洪水淹没了滩涂。渔人盼大水又怕大水,涨了大水鱼虾多,但洪水汹涌危险大。曹娥她爸望着混浊的江水,再也憋不住了,有道是“混水好抓鱼”,这是一年一度的渔汛,怎么能错过。他理出鱼网,撑出小船,打算出江去捕鱼。曹娥望着满天风云,劝爹不要去。爹说抓鱼日日有危险,只要小心就无事。曹娥见爹硬要去,央求爹同去,好歹也有个照应。爹说女儿不识水性,去了给他添麻烦,一定不让去。

爹去了,曹娥在家不放心,时时盼、刻刻望,只望爹爹平平安安早回家。直到日中太阳过了西,还不见爹爹来吃饭。她一次次跑到江堤上去望,但见江水茫茫,掀起层层恶浪,却不见爹的渔船。曹娥心里不安了,她沿江向上游走三里,转身又朝下游走六里,还没见到爹。太阳快搁山头了,曹娥急得拼命叫:“爹爹,爹爹”喊声招来几个她爹的伙伴,他们个个衣衫湿淋淋,大家见了曹娥都叹气,说他们一起在张网,突然一个大浪,把她爹的小船推进漩涡,让水冲走了。曹娥一听吓出了魂灵,大叫一声“爹爹”,拔脚朝下游追去。

天黑了,几个渔家叔伯伴着她,一再劝她先回去,说她爹水性好,恐怕已在下游上岸,歇在别人屋里,明天一定帮她找回来。曹娥不见爹,怎么肯回去,谁也劝不住。整整一夜,她在江边来回哭叫,没有一个乡亲不为她难受。

第二天村里人给她送来吃的,她不吃。人们陪着她沿江找,找了三天,仍不见她爹。曹娥沿江啼哭,哭了三天,眼泪哭干了。村里人又是劝,又是哄,想劝她回家。曹娥说,不找到爹,死也不回家。她不吃不睡,沿江哭了七日七夜,哭得眼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第八天,曹娥望着江水,忽见一个大浪托起一个黑团,好像她爹在跟水搏击。曹娥一陈惊喜,果然爹爹水性好,还在水里游。她要救爹爹,帮他游上来,一声呼喊,纵身向江水扑去。

“曹娥跳进江水里了”人们呼天抢地,纷纷奔去抢救。但见江水滔滔,哪里还有曹娥的影子。

“天啊!好人为啥偏要遭这种噩运?”人们热泪满眶,围着江堤怨皇天。

亲不亲,家乡情,村里人不忍心让曹娥父女葬身水底,分头沿江寻找他们的遗体。

又过了三天,江面风平浪静,江水清澈明亮,人们却在下游十多里的江面上,看到一股江水在盘旋,隐隐约约好像有人在游动。人们满怀希望赶过去,果见一男一女,背贴着背,女的反剪双手紧负着男的,原来正是曹娥和她的父亲。曹娥虽然死了,但她却能找回父亲的尸首,把他负到江堤边,人们都说这是她的孝心感动天。后来这个曹娥负父出水的地方就叫贺盘村。

曹娥的孝心感动了天,更感动了四周的乡亲,他们好生安葬了曹娥父女,又在曹娥跳水救爹的江边造了庙,塑了她的像,尊她为“孝女娘娘”,还把渔村叫做曹娥村,把这条江改名曹娥江。每逢曹娥救父这一日,曹娥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各省各府都有来拜曹娥孝女娘娘的,许多人题词送匾赞扬曹娥的孝行。

直到现在,曹娥江不管水急潮猛,江水奔腾咆哮,一到曹娥庙前面,立即变得无声无息,仿佛愧对孝女,悄悄遁去,过了曹娥庙门口,才敢再发出响声,真叫人叹为奇迹。

您可能也喜欢:

传统文化:传统汉族服饰文化

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历史故事之苏武牧羊的故事

维吾尔族和回族的关系及区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