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节也被称为小年、谢灶,灶王节等等。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到了祭灶节这一天,灶王爷就得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年的善恶,而人们只要把融化的关东糖涂在灶王爷嘴上,那么灶王爷就不会说坏话了。在宁波祭灶节有个旧日的习俗送灶团,那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吃“祭灶果”
老宁波祭灶有一种特殊的供品,叫“祭灶果”。此物老少咸宜,人缘广泛,宁波老话有:“十二月廿三祭灶君,五色灶果摆当中”、“祭灶果,吃了乖乖过”,“乖乖过,明朝拔侬吃祭灶果”。
二、祭灶仪式
甬上旧俗,送灶通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三午夜前举行,由家中男主人主祭,宁波乡俗“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实际上往往是男性先祭,女性后拜,男女共同参与。送灶仪式过后,小孩子们就开始分食灶饼、灶糖、麻球了。
三、糊灶马
宁波老话讲“过年掸尘贴纸马,送灶祭祖拜天地”。天路遥远,灶王爷上天去做年终汇报的坐骑叫“灶马”,由家里手巧的人来完成,孩子们最喜欢的也是看大人扎灶马。
四、送灶团:接灶丸
以竹篾扎成纸桥、纸马在门前焚烧,谓之“送灶”。为能粘住灶神之口,不言一家过失,明州城乡各家于廿三夜以糯米、豆沙馅做成金团,俗称“送灶团”,或“糖年糕”等粘牙甜食,供祀灶神,或以糖粘灶门。宁波古风,用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亦有以糯米粉捏成酒缸、鸡窠等形,以祀灶神。
灶神上天之后,宁波民间照例有几天“乱岁日”,百姓看到灶神已然上天,不到除夕不会回来,对全家的监视性活动暂时地解除了。于是百无禁忌,嫁娶之事也多于这几日进行,无非是酒后易闹事,可趁机痛快一场,释放平素压力。
五、《祭灶歌》歌谣
宁波民间流行的《祭灶歌》歌谣:“又到腊月二十三,老灶爷爷要上天。剪好草,拌香料,壮马喂得咴咴叫。走大道,过小桥,一路顺风平安到。别忘人间糖瓜甜,玉皇面前添好言。多说好,不说坏,五谷杂粮多多带,大胖小子抱个来,家家敬仰人人爱。祭灶果,供小菜,除夕夜晚迎您来。多施恩,别作怪,老少早晚把您拜。”
清明节各地的习俗都是要去祖先坟前扫墓、添新土,表示对祖先的哀思。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孝道。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孝道。“万事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等古训,说明传统孝文化早就把孝敬长辈放在优先的位置。所以宁波人一直遵循着这一说法,清明扫墓都是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和表达自己的孝心。让我们一起走进宁波文化吧。
宁波清明习俗清明为祭祀之日,前后3天。宁波旧时清明节,有将杨柳枝插在屋檐瓦下和门户上的习俗。妇女还将柳枝插在鬃发上,小孩要戴柳枝编的帽子,寓“思青(亲)”之意,说是“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头”。另外,柳条生命力
在宁波结婚是件很隆重的事情,毕竟一生只有一次的婚礼。当然不能马虎了,结婚习俗也是宁波文化的重要部分。如果你有朋友要在宁波结婚或者想去宁波结婚的,就赶紧来了解宁波结婚习俗是怎么样的吧!
1、结婚酒席办三天(第一天为办嫁妆日子,第二天是正是结婚当日,第三天是新娘子回娘家日子
2、在那里是现在又订婚选日子的说法,订婚那天男方拿礼金和金银首饰去女方,还要有介绍人哦。
3、男方最起码是装修好房子,买好家具。
4、结婚当日男方和女方都是自己管自己办喜
冬至标志着阴阳交替,阳气回升,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在冬至这一天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特别是在南方更加流行。说到吃汤圆,不得不提宁波汤圆。宁波人很重视冬至,在他们眼里“冬至大如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宁波文化中他们是如何过冬至的吧。
一、大头菜烤年糕
冬至前一天,宁波人一般不出门,冬至节一早有全家人吃大头菜烤年糕的习俗。大头菜香成了宁波冬至节风味独特的乡间美食,让人食之难忘。冬至节前夜,家家烤大头菜,大灶的火烧得旺旺的,将大头菜洗净,削皮切块,菜叶也不要浪费。削掉表面上有坑坑洼洼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就是祭灶节,在这一天不仅仅是民间人们的小年,更是要在这一天将灶王爷送回天堂报告他们家这一年的情况。家家户户都害怕灶王爷说了坏话,所以都用吃的以及糖来黏住他的嘴。
那么,本期一起了解一下宁波祭灶果的含义。
祭灶果是浙江宁波地区有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是由麻枣,红白球配上油果、黑白交均糖、芝麻脚骨糖、寸金糖、白麻片、冻米糖组成,是一种老幼皆宜的糕点。
沉甸甸的一包祭灶果,用“看看大落落,咬开一包壳”来形容最贴切不过。看着有一大包,但里面每个品种都只有一点点,而且很多品种。还有看起来挺结实,咬下去却是空心的,有点像现在的膨化食品的雏形。
传统的祭灶果,一包里面最少的有六色,多的有八色、十色,最多的有十二色。非物质文化研究者陆顺法说,他特地去超市看过,产地在宁波的和产地在舟山的,里面装的品种会有差异,不像以前那么讲究了。
随便买一包,拆开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红蛋白蛋:用糯米油炸而成,个头挺大,里面却是空心的,呈红色或金黄色,图的是“金银满堂”。
麻枣:应该算是祭灶果的原型,同样用糯米炸成,但里面呈蜂窝状,外面裹有芝麻,芝麻在民间历来有“节节高”的寓意;寸金糖:在麦芽糖之外滚上一层芝麻,呈金黄色,形似小金条,其中寄托的美好心愿不言而喻。黑白交切:也有人把它叫做“脚骨糖”,并被赋予“脚骨健健过”的含义。
此外,还有油果、冻米糖、豆酥糖等。像这样给一种本来挺普通的食物附加很多美好的心意,在民俗中挺常见,也被称为“寓意文化”。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爷坐在厨房中间,每天看着家里生活和行事,把好事和坏事记录下来,到了腊月廿三这天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
为了让他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给家里带来幸福,保佑来年一家平安,人们供奉他吃又甜又粘的各种果品,“粘住”他的嘴不让他说坏话。但其实,它的到来意味着年庆活动启幕,意味着新年的到来。
【结束语】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收人钱财,替人消灾,虽不是钱财但这也算是受贿的一种,祭灶果的含义主要也是希望灶王爷能够多为自家说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