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布局 发布者:高熙林

对于宇宙的探索,很多人都充满了好奇,而科学家们对于宇宙的探索也是不断的去寻找,日前据了解,行星2022年或撞地球,那么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民族文化一起来看看相关的天文资讯吧。

行星2022或撞地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宣布,一块长128米,体型接近埃及吉萨大金字塔大小的小行星(名为jf1)可能于2022年5月6日与地球相撞,其撞击地球的能量相当于23万吨tnt炸药,超过1945年投放广岛原子弹的15倍以上(广岛原子弹威力约1.5万吨tnt炸药)。该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几率为3800分之一(2.6%)。

科学家表示,如果jf1撞到人口稠密的地区,会立即摧毁整个城市,数百万人的生命将受到威胁。即使它坠落在太平洋最偏远的地方,也会引发毁灭性的海啸和“核冬天”,可能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这颗小行星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近地监测系统“哨兵”密切关注。“哨兵”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碰撞监测系统,它不断扫描最新的小行星目录,以寻找未来100年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这颗小行星与地球东部相撞的可能性很低。但尽管jf1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容忽视”

考虑到未来撞击可能造成的危险,世界各地的航天机构正在研究如何避免可能发生的灭绝事件。来自欧洲、美国的研究人员和宇宙飞船工程师正在考虑一项使小行星“转向”的任务,并“证明这项技术是一种可行的行星防御方法”。在任务的第一阶段,一艘宇宙飞船将故意撞向这颗小行星。之后第二艘宇宙飞船将评估撞击地点,收集有关撞击影响的数据。

行星的历史

从古典时代的神圣的游星演化到科学时代实在的实体,人们对行星的认识是随着历史在不停地进化的。行星的概念已经不仅延伸到太阳系,而且还到达了其他太阳系外系统。对行星定义的内在的模糊性已经导致了不少科学争论。

从远古时代起,五个肉眼可见的经典行星就已经被人们熟知,他们对神学、宗教宇宙学和古代天文学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古代,天文学家记录了一些特定的光点,相对于其他星星是如何移动跨越天空的。古希腊人把这些光点叫做planetes asteres,游星(planētoi,漫游者),今天的英文名称行星(planet)就是由此演化出来的。

在古代希腊、中国、巴比伦和实际上所有前现代文明中,人们几乎普遍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所有的“行星”都围绕着地球旋转。会有这种认识的原因是,人们每天都看到星星围绕着地球旋转,看起来,地球是坚实且稳定的,是静止的而不是移动的。这一理论,直到1543年才被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所取代。

我们都知道太阳系里面的行星都是有行星环的,在夜晚的时候会发出光芒,但是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却没有行星环,地球也是太阳系的行星,为什么会没有呢?那么下面就由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原因吧!一起来看看吧!

地球为什么没有行星环

因为我们的地球距离恒星实在是太近了,星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小的陨石以及一些液态的水资源,凝聚在一起的,并且围绕着这颗行星运转,但因为地球距离太阳太近的缘故,就导致水分子以及陨石早就已经被太阳的热量给蒸发掉了,而土星和海王星以及一些星球,因为距离太阳比较遥远的缘故,所以才不受影响地形成了璀璨的星环。

那如果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某一天也出现了一条行星环的话,会怎样呢?也许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活方式都会将因此而改变。

星环具备很强的反射太阳光的能力,所以不论在白天还是在夜晚,我们的地球上空都会显得更加的明亮,特别是在夜晚的时候,也许不需要借助路灯就能够清楚的向前行走了。而且对于很多摄影爱好者来说,这更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估计不仅仅只有摄影爱好者会架起摄影机去拍摄夜晚的星空,包括很多电影电视剧的导演也会借助这条星环,去拍摄更多更美丽的夜空。

不过因为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地区不同,所以看到的这条星环带的样子也许也会不同,有一些地区可能只能看到一条直线,而有一些地区,也有一些地区可能看到的是圆盘状态的。对于人类的生活来说,也许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地球上一些夜行出去觅食的生物来说,可能就是灭顶之灾了,因为在星环的光芒下,它们并不能够很好的隐藏自己。

另外,按长远发展来看,星环能够帮助地球抵挡更多的外来袭击。能够让地球变成更适合居住的行星,也更加的安全。到时候地球就不仅仅只有木星、月球以及厚厚的大气层做保护层了。

地球上的能源已经越来越枯竭了,而地球是人类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所以人类还在一直寻找更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那么下面由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最近的宜居行星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的宜居行星有哪些

近期,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类地行星存在于最邻近地球的恒星系统的宜居地带,这颗恒星是比邻星,他们认为这颗宜居行星潜在着生命形式。但它并非唯一邻近地球的宜居行星,迄今为止,现已探测到5颗潜在生命的邻近类地行星。

然而对于最新发现的比邻星b仍需进行了大量的勘测分析,目前天文学家现已探测到这颗行星的部分特征:这颗类地岩石宜居行星距离地球4.2光年;它的最低质量是地球的1.3倍;它每隔11.2天环绕一周比邻星。

同时,天文学家还指出,比邻星b位于比邻星宜居地带,这意味着该行星在一个安全距离环绕恒星运行,这颗行星表面不太热,也不太冷。基于这样情况,天文学家表示,比邻星b表面可能具有适宜温度,允许液态水的存在,意味着系外行星支持着某些生命形式。

以下是天文学家探测到邻近地球的5颗宜居行星:

沃尔夫1061c

这颗系外行星距离地球13.8光年,位于蛇夫星座,可能是仅次于比邻星b的第二颗最邻近地球的宜居行星。沃尔夫1061c位于红矮星沃尔夫1061的宜居地带,它完整环绕主恒星一周大约17.9天,其质量大约是地球的4.3倍。沃尔夫1061c被认为是一颗岩石行星,意味着它可能支持生命存在。

葛利斯832c

这颗行星距离地球略远一些,但是它具备许多地球的特性,暗示着它可能支持生命存活。葛利斯832c距离地球仅16光年,位于红矮星葛利斯832的宜居地带,它环绕主恒星一周仅需36天。天文学家将这颗行星称为“超级地球”,因为它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5倍,实际上,它是葛利斯832恒星周围发现的第二颗行星,另一颗行星叫做葛利斯832b,是一颗气态巨行星,很可能无法孕育生命。

葛利斯667cc

这颗系外行星也被称为“超级地球”,因为它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3.9倍,它环绕红矮星葛利斯667c运行,是距离地球22光年的三星系统的一部分,位于天蝎星座。葛利斯667cc位于主恒星的宜居地带,环绕恒星运行一周需要大约28天时间。

特拉比斯特-1d

这颗系外行星环绕超级冰冷的矮星特拉比斯特-1运行,距离地球大约40光年,位于宝瓶星座,同时,特拉比斯特-1d位于恒星宜居地带之中。2016年5月2日,天文学家宣称发现特拉比斯特-1系统,该行星系统中存在3颗类地行星环绕这颗矮星。

葛利斯163c

这颗系外行星潜在宜居生命,距离地球49光年,位于剑鱼星座,葛利斯163c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7倍,因此也被称为“超级地球”。它位于葛利斯163恒星的宜居地带,环绕恒星运行一周需要26天,它是环绕该恒星运行的两颗行星之一。

预测小行星撞地球的消息频繁的出现,但是有不少只是与地球擦肩而过,并没有真正撞击到地球,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小行星是否会与地球相撞呢?那么下面就由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答案吧!一起来看看吧!

小行星是否会与地球相撞该如何确定

据报道,当人们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小行星”,会出现大量的“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的相关新闻。例如,“美国宇航局(nasa)警告说,直径2英里宽的‘杀手’小行星正飞向地球,”或“ ...潜在的撞击日期是2022年”或“小行星撞击引发的海啸...可能会摧毁美国海岸。” 以及“ ...怪物岩石以17000英里/小时的速度向地球飞奔。”

而这些只是一小段时间内发布的一些新闻,如果您读过这些令人震惊的头条新闻,通常会发现有关小行星的绝大部分准确信息,这些信息肯定显示小行星不会在短期内撞击地球。误导性的标题和故事利用了科学家用来谈论太空天体的单词,以及其中某些单词在日常语言中的含义。

例如,短语“近地天体”(neo)和“潜在危险小行星”(pha)是天文学术语,用于对具有非常特定定义的天体进行分类。如果一颗小行星距离地球460万英里以内并且具有一定的亮度,则它将被列为pha。这实际上只是天文学家创建大量值得关注的天体目录的方式。在给小行星命名之前,不会对它进行任何其他评估来确定它的“潜在危险性”。

neo属于更广泛的类别。这是对其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并因此有可能产生撞击危险的小行星、彗星以及大型流星体的总称。

一些新闻媒体曾经对小行星2006 sf6的到来发出警报,小行星2006 sf6近距离飞掠地球,这肯定听起来像是危险的预兆,但在欧洲航天局(esa)维护的一个“所有已检测到非零碰撞概率的天体”的列表中,搜索2006sf6及其目录号481394,什么都没有出现,可见它似乎并没有被列入991个威胁最大的太空天体的清单。 

接下来,媒体人士继续查看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近地研究中心维护的有关小行星的公共数据库,随后获取了有关2006 sf6的更多信息,nasa估计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在919至2690英尺(280至820米)之间。

如果撞击这种摩天大楼大小的太空岩石可能会对地球造成某些实际损害。但2006 sf6距离地球最近时约为11.23个地月距离,大约相当于270万英里(430万公里)。因此其几乎对地球不会构成任何威胁。然而一些主要威胁可能来自没有在清单中被列出的天体。

例如在2013年,一颗小天体坠落俄罗斯上空并爆炸,导致当地大约有1200人受伤。太空岩石在爆炸之前从未被观察到。

天文学家使用的技术已经改进到每天都会发现新近地天体的程度。这包括实际上距离地球很近的一些天体,不过其中一些是如此之小,以至于如果它们确实撞击地球,它们可能大部分会在大气中燃烧。

【模拟应对】

第一步是根据初步推算结果,使天文望远镜瞄准最具威胁性的天体,以便精确计算它的飞行速度和轨迹;

第二步是拟定对应策略:是迫使来袭天体偏转方向,还是尽快疏散受威胁地区人群?

假如“敌人”直径小于50米,目前科学界共识是以疏散人群为上。按照科学家的一种说法,现在可以提前两周预测到小行星将袭击的地区;提前数天,可将具体受灾范围缩小至方圆数百公里的范围。

对付更大的天体,能否像一些科幻电影情节一样发射核武器击碎它?科学家认为这是下策,因为这样可能“化整为零”、产生体积较小却依然危险的天体碎片。

目前受到认可的方案是向目标天体发射某种装置迫使其偏移原有轨道,就像“宇宙碰碰车”。

美国航天局计划2022年以一个直径150米的真实天体为目标做这类“碰撞”测试。

只是,科学界讨论的“行星防御”方案真正实行起来,有潜在政治争议,即“谁来做决定”?可能涉及的难题包括,假如发达国家不在预测受灾范围内,是否愿意出资赞助这类行动。

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处专家罗曼娜·科夫勒说,就这一议题,“当前的共识是搁置不论”。

小行星对地球的危害是很大的,如果有颗小行星与地球正面相撞的话,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而nasa声称2022年金字塔大小的小行星jf1可能与地球相撞,那么下面就由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具体情况吧!

2022年金字塔大小的小行星可能与地球相撞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声称,一块长128米,接近埃及吉萨金字塔大小的小行星jf1可能于2022年5月6日与地球相撞。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nasa刚刚公布jf1巨形小行星继续目前的运行轨道将与地球相撞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间距今已经不远。

nasa预测,这块长128米、接近埃及吉萨金字塔大小的小行星可能于2022年5月6日与地球相撞。科学家确定,jf1袭击地球的能量接近230吨tnt,相当于广岛的原子弹的15倍,短短几秒钟时间就能造成毁灭性灾难,消灭整座城市,使上百万人死亡。

2018年白宫的一份关于小行星撞击危害的报告中提到,超过140米的较大近地天体有可能对整个地区造成严重破坏,这类行星以至少60兆吨tnt的最低能量撞击地球,比有史以来测试过的威力最大的核武器还要可怕。

幸运的是,报道还提到,与小型近地天体相比,大型近地天体不那么常见,并且更易于检测和跟踪。

尽管nasa表示,小行星在预计日期撞上地球的可能性仅为2.6%,仍然很小,但由于其巨大的规模以及碰撞的潜在危害,nasa的监测系统“哨兵”仍然会继续密切观察它的运动。

小行星形成原因

有一种推测认为,它们可能是一颗神秘行星的残骸,这颗行星在远古时代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毁。但从这些小行星的特征来看,它们并不像是曾经集结在一起。如果将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组成一个单一的天体,那它的直径只有不到 1500 公里——比月球的半径还小。

一开始天文学家以为小行星是一颗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行星破裂而成的,但小行星带内的所有小行星的全部质量比月球的质量还要小。天文学家认为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过程中没有形成行星的残留物质。

木星在太阳系形成时的质量增长最快,它防止在小行星带地区另一颗行星的形成。小行星带地区的小行星的轨道受到木星的干扰,它们不断碰撞和破碎。其它的物质被逐出它们的轨道与其它行星相撞。

大的小行星在形成后由于铝的放射性同位素26al(和可能铁的放射性同位素60fe)的衰变而变热。重的元素如镍和铁在这种情况下向小行星的内部下沉,轻的元素如硅则上浮。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小行星内部物质的分离。在此后的碰撞和破裂后所产生的新的小行星的构成因此也不同。有些这些碎片后来落到地球上成为陨石。

网站地图